歡迎您,來到5號網(wǎng)!
時間:2018-02-27 13:59:39 編輯:本站整理 1033
干煸肉絲、干煸雨土豆絲、干煸四季豆等很多食物都常在我們的菜譜上,而這些菜肴配上米飯吃起來十分香,而且還特別有味口,如果你對于干煸料理還并不了解,一起來了解了解吧!
對料理新手來說,踏進廚房動手做并不難,困難的是食譜書上一個個陌生的烹飪名詞,你是不是也常常對那些名詞似懂非懂呢?其實大部分的技巧你可能都跟著示范做過很多次了,卻不知道它的「名字」和「原理」。想讓廚藝更升級?希望自己煮得一鍋好菜也說得一口好學問?跟著食譜自由配逐步來認識食譜書上常見的烹飪技巧吧!
干煸身為中華料理四大菜系、被稱作「百姓菜」的「川菜」的烹飪技巧之一,是餐廳大廚常用的廚房技藝,不過于臺灣一般家常料理中也相當常見。
煸的做法:
將切塊、切片或切絲的食材以「不上漿」、「不掛糊」的形式放入鍋中加熱、不斷地翻炒,逼出食材內部水分或油脂;使其脫水、去除異味并且增添香氣,再加入調味料,炒至鍋底的的湯汁也蒸發(fā)后,即可起鍋。
簡而言之,干煸是一種在鍋內加熱,搭配翻炒逼出食材內部水分或油脂的烹飪方式,成品不帶湯汁、色澤油亮,口感干爽而香酥,比熱炒更有嚼勁,用來配飯頗有越嚼越香的滋味;當然,干煸也經(jīng)常與其他烹飪方式結合,干煸后的食材可能會用來燒、燴或加入芡汁勾芡。
在食譜中看到「煸」食材的步驟,就是指把食材加熱至逼出內部水份的做法。在煸的過程中,會依食材特性而調整火力大小、油量多寡、加熱時間和攪拌頻率,例如容易燒焦的辛香料就會以較小的火來煸,達到爆香的目的。
「煸」辛香料就是將辛香料放入油鍋中爆香的步驟。
POINT 1 二段火力:
干煸的重點在于「逼出食材水份」,火力的調整非常重要!若火侯太小口感不夠干、味道不夠濃,而火侯太大則會導致燒焦。
制作一道干煸料理,主要可以分成兩個加熱階段:
第一階段:以大火逼出食材水分。食材下鍋后先轉大火,以高溫不斷地快速翻炒,讓鍋邊的高溫快速蒸發(fā)水分。
第二階段:中小火二次干炒。逼出大部分的水分后,則可以加入調味料,轉中小火翻炒出香氣,并且讓調味料緊密地沾附在食材上,這個階段的加熱能夠使口感變得更干酥,將鍋底的多余湯汁收干。
肉品本身帶油,可以不需要另外加油直接下鍋干煸;不過蔬菜、菇類和辛香料就一定需要有油的滋潤,通常放入油鍋中快速地「過油」,有助于逼出水分、釋放香氣,又能讓口感保持潤滑。
蔬菜類會入油鍋中「煸」干,例如常見菜色:干煸四季豆。
POINT 2 分次下鍋:
不同性質的食材必須先分開煸炒再一同入鍋,進行二次煸炒;例如青椒炒肉絲中的豬肉絲級青椒就會分開炒至七八分熟,接著一起入鍋調味。若兩者一起下鍋,可能會導致青椒已經(jīng)過熟、失去清脆口感,甚至燒焦,但肉絲卻還未熟透;或是兩者食材糾纏在一起,在鍋內結成一團的窘境。
肉跟蔬菜的熟化速率不同,必須二次料理,才能確保兩者都有最佳口感。
POINT 3 增加食材接觸面積:
因為干煸料理多強調快炒、短時間起鍋,食材通常會切片、切絲或切成小段,以增加受熱面積,讓內部水份快速滲出、揮發(fā),加快熟化的速度。
POINT 4 食材不上漿、不掛糊:
瘦肉經(jīng)常會透過沾裹太白粉,以確保下鍋熱炒后仍保有軟嫩度;不過要用來干煸的食材,是不會上漿或掛糊的,腌料中也不能加入太白粉,因為太白粉會包裹住水分,無法達到煸「干」的目的。
POINT 5 適用食材:
適合用來干煸的蔬菜為質地鮮脆、較耐煮的硬性蔬菜,包括四季豆、蘆筍、紅蘿卜、青椒、茄子和杏鮑菇等,才能保持口感酥香不軟爛。
肉類方面,則要選要肌肉組織較緊密的瘦肉(精肉),干煸過后仍舊能夠保持脆嫩度,不會因為失去水分而吃起來太干柴;不過富含油脂的豬五花也經(jīng)常會先煸過,再用于燒、燉等二次烹調。
肉品先干煸,再進行二次烹飪是為了...
逼出油脂:鍋內不加油,直接放入脂肪較多的肉塊,不停翻炒讓水分蒸發(fā)、液態(tài)的油脂便會流出。例如早期一般家庭便會將肥肉或固態(tài)的豬脂肪放入鍋內,以中小火加熱慢慢「煸」豬油。
去除血水:生豬肉塊直接下鍋干煸除了能逼出油脂,也有助于揮發(fā)掉部分溢出的血水,讓肉塊定型、香氣更足。干煸的方式比油炸更清爽,又比水煮汆燙更富含香氣,很適合用于紅燒、燉煮料理。
去除腥味:魚干這類腥味較重的食材,可以先放入油鍋中以中小溫、低油溫「煸」過,幫助去腥、釋放出鮮味。例如家常菜扁魚白菜,就會先將扁魚干「炸」到成金黃色。
相關文章
熱門文章
5H跟帖
最熱標簽
精選文章
美容養(yǎng)生醫(yī)療母嬰
猜你喜歡
網(wǎng)站簡介|網(wǎng)絡營銷|法律聲明|友情鏈接|聯(lián)系我們|意見反饋
Copyright ? 2012 - 2015 5h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號健康網(wǎng)版權所有 鄂ICP備15005143號-3
提示:本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斷及醫(yī)療的依據(jù);請謹慎參閱,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。本網(wǎng)站敬告網(wǎng)民:身體若有不適,請及時到醫(yī)院就診。
所有文章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(lián)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(wǎng)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
網(wǎng)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5h立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