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17-05-05 08:25:19 編輯:5號網-zhaowei 1772
立夏的習俗有很多,在飲食上,立夏有的地方是吃烏米飯,然而有的地方是吃燒餅。那么,立夏為什么要吃燒餅?立夏吃燒餅是怎么來的?
據考證,這一習俗是明洪武年間,“洪武趕散”,將蘇州、松江地區(qū)的風俗傳到鹽城一帶保留至今,而這一風俗最早可追溯自三國。
王登佐說,相傳三國時劉阿斗是趙子龍在長坂坡從曹軍百萬大軍中救出來的,因阿斗母親已投井自殺,劉備把阿斗帶在身邊。后來周瑜施美人計,劉備遂娶吳王孫權的妹妹為繼室。劉備要出征,帶著阿斗很不方便,就把阿斗交給孫夫人撫養(yǎng),那時,孫夫人住在吳國,那里氣候溫和,物產豐富,讓孫夫人撫養(yǎng)阿斗,既平安又放心,于是,劉備準備了許多禮品,特地做了許多蒸餅,裝成20擔,層層相疊,中間用青菜葉子隔開,由趙子龍護送去吳國。
到吳國時正好是立夏節(jié)。孫夫人一見白白胖胖的小阿斗,非常歡喜。但孫夫人也有顧慮,畢竟是晚娘,萬一有個差錯,不僅夫君面上不好交代,在朝廷內外也會留下話柄。美麗聰明的孫夫人想了一個好辦法:今天正是立夏,用秤把阿斗在子龍面前稱一稱,到翌年立夏節(jié)再稱,就知道孩子養(yǎng)得好不好了。打定主意后,將小阿斗過秤。趙子龍覺得新鮮,也順口講了一句吉利話:“娘娘,孩子鉤住了,準平安,養(yǎng)得好。”
接著趙子龍高高興興地把禮物一一呈上。但20擔蒸餅,已壓得不成形了,怎么辦呢?趙子龍靈機一動,說:“主母娘娘,依我們的風俗,立夏家家都做塌餅送人,請主母娘娘收下。”孫夫人高興地收下了這些塌餅,并立即分給宮女們吃,個個稱贊說好。
于是后世逐漸形成了立夏做餅、吃餅的習俗,每逢立夏,人們便采摘“田耳朵”和上麥芽粉、糯米粉,嵌入豆沙、核桃仁兒,糊好之后做成團子,放進蒸籠里蒸煮,再油煎、撒上芝麻、淋上糖水,做成麥芽塌餅,饋贈親友,因為“田耳朵”只生長于立夏期間,所以“麥芽塌餅”又被稱為“立夏塌餅”。
如果光看外形,那塌餅一點兒也不惹人喜歡:扁扁的,圓圓的,顏色是深灰色中帶有青草色,仔細觀察會發(fā)現上面有一粒粒芝麻,芝麻和灰黑色的外皮混在一起,一點也不中看,但餅不可貌相,一放進嘴里,就有出奇好的滋味。
糯米粉,麥芽粉、田耳朵、芝麻做的外皮糯軟而十分粘牙,塌餅的外皮和湯團的外皮不同,它比湯團的外皮軟,有韌性,很彈牙;同時似乎和青團子的外皮差不多,但比青團子的外皮多了一股“田耳朵”特有的清香。
在這么柔軟的外皮下,立夏塌餅卻包含著一顆“堅強的心”——大核桃仁,口感脆脆的。和其它的大核桃仁不一樣的是,它被口感細膩的豆沙包裹著,變得十分甜蜜,豆沙入口即化,吃了不會覺得膩,正可謂是香、甜、軟、糯,如此美味,令人口水直流。
椒鹽燒餅9個:高粉370克水200克酵母3克花生油30克鹽10克花椒面6g
烘焙時間:180度20分鐘表面刷全蛋液撒芝麻
1、將面粉、水、酵母混合,揉成一個光滑的面團,靜置10分鐘。燒餅是半發(fā)面,不要等面發(fā)開了再開始做。
2、自制花椒面:花椒在鐵鍋內炒出香味,有噼啪聲音即可關火,涼后的花椒很脆,容易碾碎。把花椒放入研磨機里打成粉狀。花椒面就制好了。自己家炒熟后花椒香味濃烈。
3、將花椒面與鹽混和在一起。
4、取出面團,做燒餅不需要面團全發(fā)開,半發(fā)面狀態(tài)最好操作。面團放在案板上搟開,搟成一個非常大非常薄的長方形大面片。
5、在面片上刷一層花生油,使油均勻涂抹在整個面片上。花生油起酥效果非常好。
6、將椒鹽均勻地撒刷了油的面片上。
7、從面片的一頭卷起來。一邊卷一邊拉抻面片,使面片盡可能的薄,盡量多卷幾圈,一直卷成一個長條。這樣卷出的層多、皮薄。
8、卷好的長條,切成9份
9、將面團輕輕地搟平搟長,兩頭向中間折。
10、面餅折面朝下,光面朝上,用手掌團成圓形,再壓扁成圓餅狀。
11、在壓好的圓餅表面刷一層全蛋液。
12、拿起圓餅,用刷了全蛋液的一面壓在芝麻上,使它沾滿芝麻。
13、把所有的圓餅都沾滿芝麻,擺放在金色烤盤上,進行兩次發(fā)酵,時間為40分鐘。
14、兩次發(fā)酵結束,送入已預熱的烤箱。
15、20分鐘后,酥得掉渣渣兒的燒餅出爐啦吃!熱時吃最香哦。吃不完的燒餅下次吃之前,用烤箱再加熱一下,味道依然杠杠的。
相關文章
熱門文章
5H跟帖
精選文章
美容養(yǎng)生醫(yī)療母嬰
猜你喜歡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5h立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