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您,來到5號網!

5號網首頁|手機版

養(yǎng)生美容親子-為健康美麗播種!

當前位置:首頁 > 養(yǎng)生 > 食療

水芹菜與野芹菜的區(qū)別 水芹菜人可以吃嗎

時間:2021-03-25 08:15:59 編輯:5號網-lkn 47

分享至:

水芹菜是一種很健康的蔬菜,大家可以放心吃,不過與水芹菜相似的野芹菜大家或許也有見過,二者有許多相似的地方,那么它們之間的區(qū)別是什么?

水芹菜與野芹菜的區(qū)別

1.水芹菜和野芹菜最明顯的區(qū)分標志是桿上有沒有茸毛,野芹菜的莖上是毛茸茸的,而水芹菜沒有。

2.野芹菜的葉子寬、短一些更像家芹,而水芹菜的葉齒細長莖也細長。

3.水芹是屬于傘形科、水芹菜屬,是多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。水芹的別名叫作水英、細本山芹菜、牛草、楚葵、刀芹、蜀芹、野芹菜等。

4.野芹菜,又名為:白頭翁、毒人參、芹葉鉤吻、斑毒芹? ,為傘形科毒芹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可達70~100cm,莖單生,中空,具分枝。葉片二至三回羽狀全裂,邊緣具尖鋸齒狀,基生葉具抱莖的膜質葉鞘。毒芹會開出一種復傘形花序,頂生,半球形,花瓣白色;雙懸果近球形。

水芹菜與野芹菜的區(qū)別 水芹菜人可以吃嗎

野芹菜和水芹菜的分類區(qū)別

野芹菜和水芹菜的科屬區(qū)別

1、野芹菜:野芹菜為植物界、被子植物門、雙子葉植物綱、原始花被亞綱、傘形目、傘形科、芹亞科、毒芹屬多年生草本植物。

2、水芹菜:水芹菜為植物界、被子植物門、雙子葉植物綱、原始花被亞綱、傘形目、傘形科、芹亞科、水芹菜屬多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

野芹菜和水芹菜的形態(tài)區(qū)別

1、野芹菜:野芹菜高可達70~100厘米,莖單生、中空、具分枝,葉片二至三回羽狀全裂、邊緣具尖鋸齒狀,基生葉具抱莖的膜質葉鞘,復傘形花序、頂生,半球形,花瓣白色,雙懸果近球形,全棵有惡臭。

2、水芹菜:水芹菜高15~80厘米,莖直立或基部匍匐,基生葉有柄,葉片輪廓三角形,上部葉無柄,復傘形花序頂生,無總苞,萼齒線狀披針形,花瓣白色,花柱基圓錐形,果實近于四角狀橢圓形或筒狀長圓形,花期6~7月,果期8~9月。

水芹菜與野芹菜的區(qū)別 水芹菜人可以吃嗎

野芹菜和水芹菜的產地區(qū)別

1、野芹菜:野芹菜生于海拔400~2900米的雜木林下、濕地或水溝邊,分布于蘇聯(lián)的遠東地區(qū)、蒙古、朝鮮、日本,產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內蒙古、河北、陜西、甘肅、四川、新疆等省區(qū),江蘇興化歷史上有栽培。

2、水芹菜:水芹菜原產亞洲東部,分布于中國長江流域、日本北海道、印度南部、緬甸、越南、馬來亞、爪畦及菲律賓等地,我國中部和南部栽培較多,以江西、浙江、廣東、云南和貴州栽培面積較大。

野芹菜和水芹菜的毒性區(qū)別

1、野芹菜:野芹菜乃劇毒植物之一,人食之數分鐘即中毒,口唇常發(fā)泡(乃至血泡),主要毒性在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方面,有非常顯著的致痙攣作用,中毒后有頭暈、嘔吐、痙攣、皮膚發(fā)紅、面色發(fā)青,最后出現麻痹現象,死于呼吸衰竭。人中毒量為30~60毫克,致死量為120~150毫克。

2、水芹菜:水芹菜沒有毒,富含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,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.8克、脂肪0.24克、碳水化合物1.6克、粗纖維1.0克、鈣160毫克、磷61毫克、鐵8.5毫克,還含有蕓香苷、水芹素和檞皮素等,其嫩莖及葉柄質鮮嫩,清香爽口,可生拌或炒食。

水芹菜人可以吃嗎

水芹菜是沒有毒的,是一種非常健康的可以吃的蔬菜,不僅莖桿可以吃,而且葉子也可以吃,不過大多數大家都把葉子仍掉了,其實葉子也是可以吃的,也有自己獨特的風味。

水芹菜與野芹菜的區(qū)別 水芹菜人可以吃嗎

哪些人不適合吃水芹菜

脾胃虛寒者,生育期男性,低血壓人群以及過敏體質者都不適合吃水芹菜。

水芹菜口感清脆,且富含多種營養(yǎng)成分,經常食用對人體健康有很多好處,但并非所有人都適合:1.脾胃虛寒者不適合,水芹菜性寒,而且容易導致滑腸,脾胃虛寒者食用后容易加重癥狀;2.生育期男性不適合,男性經常食用芹菜可能會抑制雄性激素的生成,進而影響生育;3.低血壓人群不適合,水芹菜可以降血壓,血壓低的人群經常食用容易導致血壓更低,導致出現頭暈和乏力等不良癥狀出現,不利于身體健康;4.過敏體質者,如果對水芹菜過敏的人群,食用后容易導致過敏。

水芹菜性寒,建議烹飪水芹菜時盡量跟溫性或者熱性的食物一起煮,這樣可以有效中和水芹菜的寒性,更有利于身體健康。

5H跟帖
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5h立場。

猜你喜歡

二維碼

網站簡介|網絡營銷|法律聲明|友情鏈接|聯(lián)系我們|意見反饋 Copyright ? 2012 - 2015 5h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號健康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15005143號-3
提示:本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斷及醫(yī)療的依據;請謹慎參閱,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。本網站敬告網民:身體若有不適,請及時到醫(yī)院就診。
所有文章來自互聯(lián)網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(lián)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

32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