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 > 養(yǎng)生 > 食療

雞蛋可以生吃嗎 雞蛋的吃法

時間:2019-05-07 17:04:25 編輯:本站整理 263

大家知道雞蛋可以怎么吃嗎?雞蛋有哪些吃法呢?雞蛋可以和什么一起吃?不可以和什么一起吃嗎?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吧!

雞蛋可以生吃嗎

雞蛋不可以生吃,吃生雞蛋對于健康是有害處的,要是長時間生吃雞蛋對于健康是有隱患的,因此不建議食用生雞蛋。

生雞蛋里面可能含有未被高溫消殺的細菌、病毒、寄生蟲等活性物質(zhì),吃生雞蛋會感染上一種致命的沙門氏病菌,這樣的病菌容易造成寄生蟲的產(chǎn)生。雞蛋畢竟是從母雞的暖巢中生出來的,在這過程中,母雞暖巢部位的細菌污染到蛋殼上,進而通過蛋殼進入到雞蛋中,人們食用這些生雞蛋會造成病菌感染。

此外,生雞蛋的蛋液在打開時,容易沾到雞蛋的外殼,造成二次感染,這樣,即使是無害的蛋液也容易被帶入細菌,對健康造成威脅。還有一些人腸胃本來就不好,消化能力也比較低下,如果一味為了某種目的吃生雞蛋,會造成上吐下瀉的現(xiàn)象發(fā)生。尤其小孩、孕婦、體弱多病的人更不能吃生雞蛋,不然會嚴重影響身體的健康成長,造成追悔莫及的后果。特別是當前禽流感比較流行的時期,吃生雞蛋感染禽流感的機率是很大的。

綜上所述,建議平時在生活中最好不要生吃雞蛋,可以做成鹵雞蛋、水蒸蛋。煎蛋、水煮蛋食用。

雞蛋可以生吃嗎 雞蛋的吃法

雞蛋生吃確實沒有太大益處

1、不易吸收

生雞蛋的蛋白質(zhì)結(jié)構(gòu)緊密,大部分未被人體吸收就已排出體外,但加熱煮熟后,雞蛋的蛋白質(zhì)會凝固變性,能充分水解成人體易吸收的氨基酸,營養(yǎng)成分損失極少。?

2、產(chǎn)生病癥

生蛋清中含有大量的胰蛋白酶抑制劑,極易和人體的生物素相結(jié)合成為無法被吸收的物質(zhì)。一旦吸收不到生物素,人體便會出現(xiàn)食欲不振、精神倦怠,皮屑性皮炎、脫眉等病癥。 而雞蛋煮熟后,胰蛋白酶抑制劑會被破壞掉,人體的消化功能就不會受到影響。?

3、容易感染

生雞蛋中含有多種細菌,最常見的是沙門氏菌。人感染沙門氏菌后,可出現(xiàn)頭痛、惡心、食欲不振,嘔吐、腹瀉、腹痛等胃腸炎癥狀;而小孩、孕婦、老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,更容易發(fā)展為敗血癥或致死。

雞蛋可以生吃嗎 雞蛋的吃法

雞蛋可以放多久

一般能放一個月左右,但夏天入伏后到立秋這段時間的雞蛋放不住,只能放10~15天左右。

當溫度在2~5攝氏度左右的情況下,雞蛋的保質(zhì)期是40天。當然,一旦進入夏天入伏后到立秋這段時間的雞蛋放不住,只能放10~15天左右,千萬注意。冬季室內(nèi)常溫可以放15天,夏季室內(nèi)常溫可以放10天。雞蛋超過保質(zhì)期,新鮮程度和營養(yǎng)成分都會收到一定的影響,存放太久了,雞蛋會因為細菌入侵而發(fā)生變質(zhì),出現(xiàn)粘殼、散黃等現(xiàn)象。

雞蛋可以生吃嗎 雞蛋的吃法

雞蛋的存放注意事項

雞蛋應豎著存放,并且大頭朝上

新鮮的雞蛋蛋白濃稠,能夠有效地固定蛋黃位置。但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,蛋白中的黏液素就會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慢慢變稀,失去固定蛋黃的作用。由于蛋黃的比重比蛋白小,雞蛋橫放蛋黃就會上浮,靠近蛋殼,變成貼黃蛋或靠黃蛋。

如果把雞蛋大頭朝上豎放,蛋頭內(nèi)會有一個氣室,里面的氣體就會使蛋黃無法貼近蛋殼。

需要保存的雞蛋則不要沖洗,在準備食用前再將蛋殼清洗干凈進行烹飪。

有的人嫌買回的雞蛋太臟,會先用清水把雞蛋沖洗干凈再保存。但這樣不僅會損害雞蛋的營養(yǎng)價值,而且會使雞蛋液變質(zhì)。

因為雞蛋殼外面有一層“白霜”,起到封閉蛋殼上氣孔的作用,既能防止細菌進入雞蛋內(nèi),又能防止蛋內(nèi)水分的蒸發(fā)從而保持蛋液的鮮嫩。用水沖洗后,“白霜”就會脫落,細菌侵入,水分蒸發(fā),導致雞蛋變質(zhì)。

夏季儲存雞蛋應冷藏。但買回來的雞蛋不能直接放進冰箱,要用食品袋或保鮮盒密封好再放進冰箱。因為蛋殼上有沙門氏菌和其他細菌會污染冰箱內(nèi)的其他食品。

雞蛋只能放冰箱的冷藏室,不可以冷凍,因為冷凍會使蛋白質(zhì)生變化且蛋黃易凝固。

從冰箱中取出的鮮蛋要盡快食用,不能再久置,且盡量不要再次冷藏。

雞蛋不要和蔥、姜、蒜等有強烈氣味的食品材料一起放置保存。

5H跟帖

網(wǎng)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5h立場。

猜你喜歡

二維碼

網(wǎng)站簡介|網(wǎng)絡營銷|法律聲明|友情鏈接|聯(lián)系我們|意見反饋 Copyright ? 2012 - 2015 5h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號健康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 鄂ICP備15005143號-3
提示:本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斷及醫(yī)療的依據(jù);請謹慎參閱,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。本網(wǎng)站敬告網(wǎng)民:身體若有不適,請及時到醫(yī)院就診。
所有文章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(lián)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(wǎng)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